环境变了,餐饮品牌不应再聚焦90后?
编辑:百家号 来源:佚名 时间:2018-10-18 阅读:
除了麦当劳、肯德基的快餐以外,大部分的连锁中餐品牌,消费人群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年轻。
以西贝、海底捞、凑凑、外婆家等连锁餐饮为例。
作者观察到:
约70%,年龄在25-35岁 海底捞、凑凑火锅
约65%,年龄在30-35岁 西贝、外婆家
▲西贝的客群基本以家庭为主
火锅自带聚餐性质,消费人群也相对年轻。相反,传统中式餐饮就没那么年轻,基本都是带着小孩的家庭。
实际消费现状与数据报告有所偏颇,事实上“得年轻人得天下”的理论不一定适用所有餐饮品牌。
据《2018年消费趋势报告》显示,80后在餐饮、住宿行业消费金额最高,消费能力远高于90后。
▲80后要比其他人群消费能力强
相反,线上外卖生意则是90后的战场,这也意味着大多数的90后选择外卖频次更高。
▲24岁以下消费频率要高于其他年龄层
实际上线下消费能力80后要比90后更强,但不代表着90后的消费能力差,相反,线上是“围剿”90后的战场。
换句话来说,线下消费人群并不一定是越年轻越好。
反而把意见领袖定位为有稳定经济能力的80后,可能更为合理,毕竟经营的高额成本摆在那里。
这样的品牌最令80/90后心动
消费理念会随着成长不断变化。每个时代都有年轻人,而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大。而品牌就不是,品牌是一直长存的概念。
消费人群不够年轻并不意味着品牌不需要年轻化,反而是要以吸引年轻人为目标,拥抱年轻人。
1、环境颜值即是正义
虽说餐厅实际消费人群的年龄要高些,但是餐厅还需要从外而内保持年轻化。
▲消费者是视觉驱动型“动物”
1886年出生的可口可乐,如今132岁“高龄”,消费它的人群会变老,但从来不觉得它老。它“打扮”永远很时尚,吸引着更多年轻人。
同样的,餐厅也是一样。
餐厅环境间接显示品牌的“年龄”,所以在环境上,只有比年轻人更年轻,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。
2、没有人会抗拒性价比
虽说一直在说消费降级,但是与其说“降级”,更应该是消费人群更懂得如何花钱。
为什么小米会火,不止是因为米粉。
这几年小米靠超性价比的小米生态链,收获其他用户人群。不买小米的手机,但买一个小米的插排,你会觉得超性价比。
▲品牌溢价、价格低、体验感还不错
不管核心的消费人群是谁,在消费市场上,没有人会抗拒性价比。
结语
餐厅的最佳消费人群不一定是越年轻越好,但是这些人不会抗拒超值的体验。
如果一开始,经营放错了重心,就像拳头擦过鼻尖,打不中顾客内心,还闪自己的老腰……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