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下,餐饮企业如何扛压自救?
编辑:众郝创意咨询 来源:众郝创意咨询 时间:2019-1-24 阅读:
2014-2018 年餐饮新零售与电商领域披露总投资事件 502 起,披露总投资金额约 394.65 亿元人民币。2018 年投资金额创下新高,达到112.15 亿元人民币。
以霸蛮为例,今年转型零售,自加热系列的牛肉粉出现在天猫、京东、盒马鲜生、全家便利店以及各大商超平台,零售业务能达到月销近40万份,80%营收来自线上电商、线下零售和外送业务。
餐饮新零售与电商成为了主流资本新宠
▲图片来源: 2018 年餐饮投融资报告
然而外卖市场在一度爆发之下,将迎来新的转折。外卖平台的抽点高达20%,正式成为餐饮业房租、人工、食材之后的“第四高”。单纯依靠平台做外卖难以生存,还是要回归线下体验。
未来,餐饮品牌的竞争已经不能单纯地局限在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外卖,堂食、外卖、电商、零售、快闪等都是全渠道化不可缺少的因素。
03
企业修炼内功的时候到了
精细化管理
餐饮本质的回归,是回归产品吗?本质上应该是整个体系的升级。高成本时代,深度优化内部效率,激活组织效能,做到开源节流是唯一的出路。
寒冬来临,餐饮老板应当研读自己企业的基因,带领着自身的团队提升产品、服务、体验,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问问自己这么多年活下来的本质原因。
研发创新,聚焦爆品
大环境竞争激烈,但产品创新永远不会止步。
餐饮行业的流行趋势,从“大而全”走到“小而精”。聚焦单品打造爆款,爆款成店的模式已经屡见不鲜。但归根结底,还是产品研发能力的强化。
餐饮企业可以集合厨师作为企业的科学家、发明家,再配合对市场消费的考察,培养这样的研发团队,去保证不断的高效出品。
唯有保持创新研发的能力,才能走在前头
▲图片来源:摄图网
结语
古人说,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餐饮寒冬到来,是逼迫着餐饮人爆发出了自己的忧患意识,去挑战和激发企业作出变革和改进。
想要走出寒冬,一定是时刻保持这种危机感,适应甚至是预估环境的变化以达到自我进化。在这场餐饮淘汰赛的洗牌之中,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是永恒不变的道理。
上篇:
下篇: